国家能源局关于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能发新能源【2023】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入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关发电企业,有关电力交易机构,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为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以下简称《通知》)有关要求,经研究,现就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核发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负责绿证相关管理工作。
二、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核发绿证。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负责绿证核发,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配合并提供技术支撑。
三、各电网企业、电力交易机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项目业主),应积极配合做好绿证核发相关工作,并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做好项目建档立卡、账户注册、电量信息报送等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压实责任、形成合力,按照《通知》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推动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国家能源局
2023年9月7日
(主动公开)
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2023年9月12日印发
一、绿证核发范围扩大至所有可再生能源
从对绿证市场的供给侧来看,绿证新政在核发范围扩容后,绿证每年的供给量将有所增长。
图 | 绿证核发范围扩大
二、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
绿证新政最核心的内容在于明确了绿证的定位——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这一规定将有助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消费、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此次,绿证新政将核发范围扩大至所有可再生能源,有望统一绿电生产与绿色消费的认定方式,令可再生能源消费和统计核算体系更加清晰。
三、碳市场和碳双控制度是激发绿证需求的关键
未来绿证需求的提升将可能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能耗双控制度向碳双控的转变将驱动绿证市场需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来为经济发展腾出空间,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消费计量凭证后,有望结合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把可再生能源消费责任真正落实到企业主体。
第二,全国碳市场未来若规定“绿电零排放”,将为绿证创造有效需求。今年,天津、北京、上海三地试点碳市场陆续发布通知,将企业外购绿电的间接碳排放记为零。
第三, 绿证新政提出要强化高耗能企业绿电消费责任。事实上,当前已经有一些地方针对特定行业出台了相关政策,预计未来越来越多的重点行业将逐步面临绿电消费责任比例的要求。
四、CCER与绿证机制需要衔接协调
◆ CCER与绿证机制独立、互补,纳入分布式项目自发自用电量以及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项目。绿证新政覆盖了所有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但未覆盖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电量,也未覆盖非电利用可再生能源。曾经,可再生能源发电类项目占到已签发CCER项目的半数以上。未来,若去除可再生能源发电类项目,CCER项目签发的规模或将显著缩减。
◆ CCER与绿证机制并行,纳入可再生能源项目但要求具体项目在两种机制之间二选一。这种制度安排对于机制之间的信息沟通要求较高,需要避免项目重复使用环境属性。比如,CCER采用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用绿证支撑减排量的监测核算。
资料来源:碳中和专委会王挺
声明:本文所用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2023-01-31
2023-01-31
2023-01-31
周一至周五:9:00—17:30
网址:www.zcctic.com
邮编:610058